日韩欧美视频在线_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_欧美日韩午夜大片在线观看

  • <bdo id="cx6rv"></bdo>

    <ruby id="cx6rv"><strike id="cx6rv"></strike></ruby>
    <address id="cx6rv"><var id="cx6rv"><strike id="cx6rv"></strike></var></address>

    余弟來:返鄉(xiāng)培育優(yōu)質茶苗帶鄉(xiāng)親致富
    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
    下載APP 下載APP
   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    一頭大象-普洱茶

    余弟來:返鄉(xiāng)培育優(yōu)質茶苗帶鄉(xiāng)親致富

      7月20日,雨過天晴,商城縣伏山鄉(xiāng)里羅城村攬春苗木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里,十幾名農戶正在茶苗基地里清溝排水、拔草。

      “這個是櫧葉齊,是毛尖茶中的優(yōu)選良種,這個品種能紅茶綠茶兼制,產量高,茶期早,茶苗適應性強,非常適合山區(qū)推廣種植,不愁銷路?!焙献魃缲撠熑擞嗟軄碇钢ツ昱嘤囊延薪?0厘米長的茶樹苗介紹說。


      據了解,今年65歲的余弟來,原是商城縣絲綢廠的下崗工人。17年前,迫于生計,他攜妻帶子遠赴溫州務工多年,憑著自己踏實肯干,他在溫州雖然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,還拿到了鍋爐工高級技術等級證書,可三個子女上學負擔很重,加上自己歲數漸長,所掙工資還是不夠家庭開支,2014年他家還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。


      迫于無奈,加上思鄉(xiāng)情結漸濃,2014年余弟來和家人回到家鄉(xiāng)。回到家鄉(xiāng)后,看到里羅城已不是17年前的里羅城,早已成為鄉(xiāng)村旅游勝地,每逢節(jié)假日,更是人滿為患。


      “回來后,看到依靠鄉(xiāng)村旅游逐漸發(fā)展起來的里羅城,依然還有部分鄉(xiāng)親生活貧困,生活質量與溫州等大城市差別較大,就尋思著干點啥產業(yè),既能讓自己富裕起來,也能帶鄉(xiāng)親們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?!庇嗟軄硖寡浴?/p>


      憑著對家鄉(xiāng)氣候和環(huán)境的了解,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,他和妻子瞅準了家鄉(xiāng)茶產業(yè)發(fā)展迅速、茶苗緊缺的狀況,他就和妻子商量搭建溫室大棚,嘗試培育茶苗增加收入。


      “當時琢磨著這件事很少有人做,又有市場需求,收益一定可觀?!币娺^世面又有頭腦的余弟來如此盤算著。


      夫妻倆說干就干。2014年,余弟來首先在自家的幾分地上試著搞起茶苗培育,因為不懂技術,第一次投入的一萬多元打了水漂。


      “俺倆心疼得好幾天吃不下飯?!庇嗟軄砘貞?,“可也不能一遇挫折就放棄啊?!睉{著不服輸的勁頭,余弟來四處請教,邊實踐邊摸索,終于在2015年育苗成功,當年靠著賣茶苗實現增收近2萬元,也順利脫了貧。


      創(chuàng)業(yè)的路必然是艱辛的,春季需要插苗而且雜草叢生,夫妻倆每天起早貪黑是必須的;夏季高溫干旱,夫妻倆經常從河里抽水灌溉;秋冬冷熱交替,必需要及時給茶苗做好保溫和透氣,一年到頭夫妻倆沒一天閑的,但生活繁忙而充實。


      “起步階段,鄉(xiāng)村干部和鄉(xiāng)親們都很支持他,沒有場地,村干部出面協調;沒有資金,我們幫忙申請帶貧產業(yè)無息貸款15萬元;沒有技術,縣農技推廣站免費提供技術支持;剛開始,銷路不暢,我們就邀請縣電視臺利用各媒體在縣內宣傳?!痹摽h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駐村第一書記林新亮回憶說。


      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,辛勤的汗水換來了豐碩的成果,夫妻倆培育的優(yōu)質茶苗櫧葉齊和大白毫,比普通茶早10-15天,清明節(jié)以前可銷售,茶葉可以賣個好價錢,廣受大眾喜愛,廣銷鄂豫皖三省周邊縣區(qū)。苗圃從最初的一畝擴大到如今的30余畝,茶苗從幾萬珠擴大到幾百萬珠。

      “余弟來、王順芳兩口,人很厚道,工資比別人給的高,100塊錢一天,中午還管午餐,我經常在這里干活,一年可以掙一萬多塊(元)錢呢。”正在拔草的貧困戶吳芳榮樂呵呵的說。


      “前不久又新扦插育苗5畝多,用工最多時一天60多人,這半個多月就付了5萬多塊(元)工錢呢?!崩锪_城村村支書陳啟鑫介紹微笑著說。


      據了解,余弟來除培育茶苗外,還種有20余畝茶葉基地,賣茶苗和干茶一年總收入近60萬。2018年,余弟來家就蓋起了兩層樓房,當年年底,余弟來夫妻還被伏山鄉(xiāng)評為脫貧紅旗標兵,成為遠近聞名的脫貧致富帶頭人。如今子女們都已立業(yè),兒子也買了小轎車,余弟來生活美滿幸福。


      “雖然我年逾花甲,可我越干越有勁,我的目標是,苗圃面積要發(fā)展到50畝以上,帶領更多的鄉(xiāng)親們增收致富,早日過上小康生活!”余弟來信心滿滿地說。


      溫馨提示:文章貴在分享,我們崇尚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!


      來源:金臺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