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韩欧美视频在线_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_欧美日韩午夜大片在线观看

  • <bdo id="cx6rv"></bdo>

    <ruby id="cx6rv"><strike id="cx6rv"></strike></ruby>
    <address id="cx6rv"><var id="cx6rv"><strike id="cx6rv"></strike></var></address>

    古六大茶山為什么有7座?都是哪些山頭?
    茶友網(wǎng)首頁 個人中心
    下載APP 下載APP
   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    一頭大象-普洱茶

    古六大茶山為什么有7座?都是哪些山頭?

    說到普洱茶的品質(zhì),很多茶友們都會以山頭論好壞,而在普洱茶眾多山頭中六大茶山更是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。

    古六大茶山是普洱茶重要的原產(chǎn)地,是七子餅茶的故鄉(xiāng),而從古至今六大茶山又分為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。

    今天咱們就來看一看古六大茶山都是哪六山?它們所產(chǎn)的普洱茶口感如何?

    古六大茶山定義

    關(guān)于古六大茶山的定義有兩個版本,初代古六大茶山為攸樂、革登、倚邦、莽枝、蠻磚、曼撒,而如今的古六大茶山則是攸樂、革登、倚邦、莽枝、蠻磚、易武。

    清乾隆進士檀萃在《滇海虞衡志》中記載:普茶名重于天下,出普洱所屬六茶山:一曰攸樂,二曰革登,三曰倚邦,四曰莽枝,五曰蠻磚、六曰曼撒,周八百里。

    而現(xiàn)在這版古六大茶山中的易武,則是在曼撒經(jīng)歷大火之后,將其取而代之。

    古六大茶山特點

    攸樂

    攸樂山為歷代古六大茶山之首,現(xiàn)在被叫做基諾山,位于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基諾鄉(xiāng)境內(nèi),也是是唯一一座不在勐臘縣境內(nèi)的古茶山。

    攸樂山海拔575-1691米,平均氣溫18-20℃,年均降水量1400毫米,土壤以酸性紅壤為主,十分適宜茶樹的生長。

    歷史上攸樂山不制作緊壓茶,曬青茶毛料主要提供給倚邦、易武、景洪等地去加工,相傳著名的“可以興”茶磚就是用攸樂茶制作的。

    攸樂山的茶,干茶條索黑亮緊結(jié)、身披銀毫;沖泡后,湯色金黃透亮、茶香清香高揚,湯質(zhì)苦澀顯,茶性稍烈,入口沖擊力強,但回甘較好,湯質(zhì)較滑厚,適合喜歡“野烈型”的茶友。

    革登

    革登為布朗語,意思是“很高的地方”,其山位于勐臘縣象明鄉(xiāng)境內(nèi),海拔1080—1500米,擁有悠久的茶葉種植歷史。

    革登面積約150平方公里,在古六大茶山中是古茶園面積最少的,主要是因為清朝咸豐年間莽枝古茶山民族動亂波及于此。

    雖然茶園面積小,但是革登的名氣卻是古六大茶山中最大的,主要是因為當?shù)赜兄豢孟鄠饔芍T葛孔明種植的茶王樹。

    《思茅廳志》及《普洱府志》中就曾記載:“其治革登山,有茶王樹,較眾茶樹獨高大,土人當采茶時,先具酒醴禮祭于此?!?/p>

    革登山的茶,干茶外形粗壯,條索黑亮;沖泡后,湯色橙黃透亮,香氣持久;入口有獨特的山野氣息,茶氣強烈,回甘生津快,湯質(zhì)順滑細膩。

    倚邦

    倚邦位于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的最北部,在傣語中被稱為“唐井”,即茶井的意思,茶山面積約360平方公里。

    倚邦幾乎全是高山,并且是海拔最高的古茶山,當?shù)睾0温洳顦O大,最高達到1950米,而最低的地方只有565米。

    《普洱府志》“六茶山遺器”中記載“舊傳武侯孔明遍歷六茶山……置木梆于倚邦”,說明倚邦興起之年不晚于蜀漢時期。

    清朝雍正年間,倚邦被選為貢茶,可以說是倚邦茶區(qū)的鼎盛時期,直到光緒末年,貢茶征收被迫停止,倚邦開始逐漸衰落。

    倚邦山的茶,干茶條索黑亮,芽頭較小;沖泡后,湯色黃綠,湯質(zhì)飽滿,口感苦中帶甜,回甘快速且持久,山野氣韻足,飲后杯底留香,葉底黃綠。

    莽枝

    莽枝位于勐臘縣象明鄉(xiāng),與革登茶山、孔明山相連,海拔多在1100~1450之間,相傳諸葛亮當年曾到此埋下銅莽而得名。

    莽枝山茶葉種植、收集和交易主要集中在牛滾塘,清康熙初年,牛滾塘已經(jīng)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葉集散地。

    不過由于戰(zhàn)亂等原因,莽枝茶山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期茶農(nóng)出走,茶園大面積荒蕪,直到八十年代才又開始慢慢恢復生機。

    目前莽枝山還有許多成片成林的古茶園,面積約為970畝,主要分布在秧林、紅土坡、曼丫、江西灣、竜奪等老村寨。

    莽枝山的茶,干茶粗壯肥碩,茶毫顯露;沖泡后,湯色橙黃明亮,入口較苦澀,回甘猛烈、生津快,鮮爽濃醇,帶著淡雅清冷的花香。

    蠻磚

    蠻磚位于勐臘縣象明鄉(xiāng)南部,東部與易武茶區(qū)接壤,面積約300平方公里。海拔1100米左右。

    歷史上蠻磚茶主要賣給易武茶號加工,《本草綱目拾遺》和《滇海虞衡志》中曾提到六大茶山的茶“以倚邦、蠻專者味較勝”。

    蠻磚茶區(qū)包括曼莊、曼林、曼遷、八總寨一帶,明朝末年至清朝末年,蠻磚茶山的茶葉集散地和中心大鎮(zhèn)主要為現(xiàn)在的曼莊村。

    如今蠻磚古茶山仍保存有2930畝古茶園,是古六大茶山中古樹資源保存最好的茶區(qū)。

    蠻磚山的茶,干茶芽葉肥,色澤較深;沖泡后,湯色金黃明亮,甜香濃郁持久;湯質(zhì)飽滿、清甜甘潤,山野氣韻較強,杯底留香持久,回甘強烈。

    曼撒

    曼撒位于勐臘縣易武鄉(xiāng)東北,茶區(qū)地形復雜、落差大,最高海拔1950米,最低為750米,是古六大茶山發(fā)展最早的。

    清代前期是曼撒茶山最繁榮的時代,這個時候的曼撒茶山年產(chǎn)茶達萬擔以上,是當時易武片區(qū)的茶葉集散中心,是滇藏茶馬舊道之泉源。

    同治十二年、光緒十五年、光緒二十年,曼撒曾接連遭受三次大火,也正是因此當?shù)鼐用癫坏貌贿w離家園,導致曼撒茶區(qū)日漸荒涼。

    光緒二十一年,普洱府重修府志,新編纂的《普洱府志》里古六大茶山的排名便由曼撒更換成了易武。

    曼撒的茶,干茶條索肥碩、緊結(jié);沖泡后,湯色金黃透亮,湯質(zhì)順滑柔和,香高水柔,蜜香中透著一股幽蘭香,口感微甜蜜,微苦澀,回甘強烈。

    易武

    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東部,緊靠中老邊境,茶園面積約750平方公里,海拔656-2023米之間,是古六大茶山中茶園面積最大、產(chǎn)量最大的茶山。

    易武為傣語,意為“美女蛇居住之地”,因當?shù)赜袀€花蛇洞由此而得名。清道光年間的《普洱府志》中有曼撒無易武,到光緒年間《普洱府志》則將曼撒換為易武。

    據(jù)史料已載,清嘉慶、道光年間,易武山每年產(chǎn)干茶70000余擔,尤其在清朝后期成為了六大茶山中最熱鬧繁的茶葉加工與集散中心。

    如今易武茶區(qū)老樹茶分布比較多的地區(qū)有易武、麻黑、落水洞、刮風寨、老丁家寨、曼秀等地。

    易武的茶,干茶條索黑亮;沖泡后,湯色金黃明亮,花果香濃郁;口感甘甜,入口綿柔、回甘較好,久泡之后甜韻猶在。

    本文章來源自懂茶帝

    如涉及版權(quán)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